Search

疫情稍放緩,發展商近月積極推售新盤,同時,樓價亦持續向上,新近樓價指數較2019年5月的歷史高位,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疫情稍放緩,發展商近月積極推售新盤,同時,樓價亦持續向上,新近樓價指數較2019年5月的歷史高位,僅相差不足2%。不過,市場利淡因素未完全消散,通關無期、失業率高企、美國醞釀加息等不利因依然存在。樓市向好,是否言之過早?

資深投資者林一鳴指,現時大市靠「新香港人」帶動。他形容,「呢批人嘅購買力大得難以想像。」從新盤開售的現場可見,個別會一口氣斥巨額買入數個單位,且不少是「一筆過」付清樓價。

他表示,這批人多為透過「內地人才計劃」來港工作或讀書的專才,在港工作約8至10 年,已陸續取得香港身分證,遂入市買樓定居。「新香港人唔只托住香港樓市,直頭推緊佢(樓市)上去。」參考數字,2013年至2018年透過此計劃入境人數,每年均有逾一萬人。

參考美聯早前公布的數據,今年首季一手私樓個人買家登記中,內地買家(以買家姓名拼音辨別)佔個人買家於本港一手私樓註冊量比率,連升三季,至今年首季錄約11%。而若以物業金額劃分,新香港人在銀碼5,000萬至1億元的大額物業中,佔比達48.3%。其次,逾1億元物業的佔比也有達33.3%,反映財力雄厚,主攻中上價物業。

林一鳴指,新香港人揀樓的取向,很明顯跟傳統港人不一樣,新香港人認為「新樓一定好過舊樓,屋苑好過單幢」,同時要有會所、泳池等,因為內地的房地產項目大多都是採屋苑形式興建,故此,本港的大型屋苑式新盤,不乏這批新購買力的支持。他認為,如要針對新購買力,除非單幢盤有超過10%至20%折讓,否則難以跟屋苑式新盤競爭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